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捕捉客家民族风情的自然韵味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身边的亲戚越来越少了,或许很多人很早就离开了村庄,也没有以前那个“大家庭”的氛围了。突然之间,一位亲戚出现,我们这些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那些被80后90后的忽略的亲属称呼,现在是时候重新学习和使用它们啦!当你面对一群远房亲戚却不知道如何称呼时,不要害怕向父母请教,这完全正常。我们客家人的各个地区和城镇都有自己特有的叫法,让我们一起探索客家人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称呼亲戚的。

长辈篇

父亲:爸爸(阿爸)

母亲:妈妈(阿妈)

岳父:丈人老(丈老)

岳母:丈媳娘

祖父:公公(阿公)

祖母:婆婆(阿婆)

外祖父:公公(姐夫)

外祖母:婆婆(姐妇)

祖父的兄弟:伯公、叔公

祖父的嫂子、弟媳:伯婆、叔婆

祖父的姐夫、妹夫:姑丈公

祖父的姐妹:姑婆

祖母的兄弟:舅公

祖母的嫂嫂、弟媳 : 舅婆

祖母 的 姨妹: 姨姨

平辈篇:

兄弟/姊妹 : 阿哥 / 哥哥 / 妹妹 / 阿妹;其妻或丈夫则为嫂子或弟兄。

堂兄弟/姊妹 : 堂哥 / 堂弟 / 堂姊 / 堂妹;

表兄弟/姊妹 : 表哥 / 表弟 / 表姊 / 表妹。

小辈篇:

儿子/女儿: 拉里 (拉仔);

儿媳/女婿: 心舅 (心干爹);细郎;

孙子/孙女: 孙仔 (孙);

侄男侄女、小外甥外甥: 外甥内甫( niece/nephew);

堂 nephew/neice or cousin in law.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关系较好,人们往往不用那么正式的地道客家语,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互称谓。如果你遇到一个新的远方亲戚,并且不知道该怎样叫,那也可以尝试上述方式,以尊重和礼貌作为基础。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大时代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保持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心态,对于维护我们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