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区藏宝库客家文化历史建筑融合农村四合院风情自然景观中寻觅古韵

在一条蜿蜒的乡村小道上,洛带镇宝胜村6组的古建筑——刘家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是一座气势恢宏、古朴沧桑的建筑,与周边民居迥然不同,是客家文化与历史的结晶。

刘家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以四合院布局为 刘氏家族提供了一个聚居的地方。院落占地175平方米,由门厅、东西厢房和正屋组成,土木结构,土坯墙,小青瓦屋面。门厅宽3.2米深4.6米;东西厢房宽4.5米深3.2米;正屋有三间长12.5米深4米。在正屋内,一张神龛记录着刘家的祖传事迹,而左侧有一块石质题记,上面记载了光绪21年的年份。

全村大多数居民都是姓刘,这里被誉为“豢龙世家”,至今仍保留着从江西传来的舞龙技艺,即著名的“刘家龙”。题记保存完好,为研究清代移民史和民间龙舞提供了重要资料。

随着时间推移和风雨侵蚀,大院逐渐残损,但为了保护客家文化遗产,洛带镇党委政府启动了对刘家宅全方位提升改造工程。在保护原有形态和根脉的同时,将破败院落改造成宜居宜业的地方。这次修缮不仅重现了300余年历史,也提档升级,让游客们能享受到更浓郁的客家味道,更丰富的人文体验。

现在,修缮后的刘家宅已重新开放,有30间房屋,其中融入了一些特色设施,如宗祠、乡愁纪念馆等,使这里成为一个集体验于一身的地方。此外,还收集了200余件老物件,并新建了一些主题展览馆,比如讲堂、童趣记忆馆等10余个。

为了完善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加强历史建筑管理,以及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将24处建筑列为我市第十二批历史建筑之一,洛带镇宝胜村刘家宅成功入选,这是对其价值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