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客家话中至今仍保留了不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词组。
搭钁头(dǎp giǒk téu):在田地里干活累了,间中就近找人搭讪、閒聊几句,喝点茶水,稍作休息。但是又不敢完全懈怠,因为锄头不离身,以便随时回去干活。这便是「搭钁头」的由来。
无搭无糁(mó dǎp mo sǎm→sǎp):「砻穀堆米磨豆腐」是昔日客家农村家庭生活的家常便饭。「磨」大家还比较熟悉,而「砻」和「堆」可能就有点陌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无搭”源于“堆”,意思就是乏味无趣、不值得去做。
顶顶堆堆(dǎng dǎng dòi dòi):我们不妨回放一下旧时踏堆做米饭的过程。春米时,堆头、堆臼往往会被湿米粉粘牢,同时,米粉亦会飞溅偏离堆臼中心,因此劳作者须不时地顶起堆头进行清理。这样反复不断,就成了比喻某人做事不断出岔、出错,而麻烦频生,这种情况的人谓之“顶货”。
地泥下(tì nái hā):即“地板上”。即使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梯洋楼裡,也仍旧习惯说“拖地泥”。例句:“荷包跌啊地泥下矣”【钱包掉地上了】明明在地上,为什麽叫“地(泥)下”呢?我想,这是因为客家人下意识地把落地的东西都当成是种子了,有时候甚至把新鲜采摘的地面称作“塘泥”,形容乡野气息浓郁的人有很重的地味儿。
标签: 中国道家格言精粹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解释 、 大道至简的内涵和意义 、 神 、 无欲其所不欲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