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简介:全真道开祖刘长生,道德高尚,功力深厚。其弟子云集洛阳、崂山、武官,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刘长生的著作丰富,对道经的阐释精辟透彻,闪耀智慧光芒,是一家之言;六卷文集,集中体现了自身修行经验的结晶,对全真弟子的指导至关重要。
一、早慧悟道拜师重阳
刘长生,以法号处玄为人称呼,其字通妙,号长生子。出身于山东莱州(今掖县)武官庄的一个世代官宦大家家庭。他出生于金熙宗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七月十二日。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以孝行闻名乡里。青年时期,他誓不婚娶,不求荣华富贵,只愿修习内功。这段时间,他在家中清静守护,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
二、初迹土地庙灵开三井洞
随着王重阳携邱处机等人的传道来到莱州,当地居民纷纷前来拜访。在金大定九年的十月份,他们启程前往关中宣讲,但在南京途中失去了一位重要人物——王重阳。当时正值冬季,大约在金大定十年的正月初四日,在南京逝世后,他被安葬于刘蒋村。此后,“邱谭马刘”成为“全真七子”的共同称呼。
三、道高显奇异君臣俱崇拜
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驸马都尉仆散镇守莱州,有人诬告他妖言惑众,被捕入狱。不久,一些亲友发现他的确无事,便上奏驸马都尉,最终得以释放。
金承安二年(公元1179年),章宗皇帝听闻其高洁之举,便下诏召见,并赴京城问询关于修炼之事。他回荅说:“先生,广成子之言乎?”得到朝廷官员安排住宿在天长观。但第二年春节期间,他得旨返回山间,并获得许多宝物,但他坚持拒绝接受。
最终,在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的正月二十五日),他圆寂于洛阳城东北湹水旁云溪洞,即后来的灵虚观。在此之前,他曾与徒弟们共商未来计划,并告知他们要继续保护和弘扬他的教义。他留下的遗产包括《仙乐集》、《盘阳集》、《同尘集》、《安闲集》及《修真集》等,以及对古典文献的注解,如《阴符演》、《黄庭述》,这些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随后的岁月里,全真派分出了多个支系,其中之一是由刘长生的门下建立起来的随山派,其百字谱也成为了研究这门派的人们必读之作。而对于这位开创者而言,无论是在世还是离去之后,都有着无数追随者的赞颂与纪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每当提起“全真七子”,人们总会记起那位始祖——刘长生,这个名字就像是一盏永亮不熄的大灯塔,为千秋万代指引方向。
标签: 道法自然理解 、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 道家思想精髓6个字 、 金刚护身咒 、 看淡了大彻大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