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简介
《江南春》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1037-1101年)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情感的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切观察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词语解释
“江南”
江南,古代指中国东部地区,即长江以南的地方,这里常被视为一个充满美丽风光的地方。在中国文化中,“江南”往往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悠闲、富足而又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
“春日无限好处乐事皆是新”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生的春天感到无比喜悦,认为一切都充满新的希望和快乐。这里包含了“新”的概念,是对自然界更新换代过程的一种赞美,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上的积极向上。
“桃花流水海棠秋月金闺梦”
“桃花流水”,形容清澈见底的小溪边盛开着桃花;“海棠秋月”,则是指在秋夜下挂果实累累的大树;最后,“金闺梦”,指的是那些温馨安逸的家庭生活,如同做梦一般幸福。
“燕子归来飞入柳巷门前弄影戏雪霜初破寒意未全消散去鸟语鹊声相闻知客来此寻芳游人稀烟霞微远山色隐青山绿竹斜阳照壁画出翠竹间隐居士道旁松柏依然独自立旧园林香火久废今复修缮寻觅遗迹忘却尘世乱俗重回故园风韵尽显各得其所欢愉无穷”
这一段描述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燕子回到柳巷边,在门前玩耍,随后鸟语鹊声传来;游人稀少,但烟霞四射,远处青山绿竹交错,而斜阳照壁上翠竹间隐居士独自立于松柏之中。这里既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轻舟只应天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还”
“轻舟只应天涯”,表达了一种自由奔放的心境,想要在大海中漂泊,不受拘束;而“我欲乘舟,将挽留君”。最后两句:“不愿便休事,你我俱匆匆。”表现出了对生命短暂而迅速流逝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彼此珍贵关系无法挽留的手足情谊。
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用的是典型的押韵手法:“何当共剪西湖柳,小船潜进苔縻网。一曲红豆话黄昏,更问丛中莺啼处。”这是写自己与爱人的共同遐思,以及他们共同享受那片繁茂如茵的地带。但这份甜蜜并非永恒,它最终要告别,那些莺叫的声音就像朋友离别后的空旷,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与你共享这个瞬间,最终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更加真实且难以磨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江南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精心挑选,用以构建出一个完整而细腻的情景画面。它不仅仅是一篇简单描写自然风光作品,更是在蕴含深厚情感及哲学思考,是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文智慧之作。
标签: 道家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 、 现代道家人物排名 、 道家都有哪些人物 、 身之所往 、 历史上的道家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