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创始人丘处机在龙门修道七年的历程

丘祖始由磻溪来龙门山,是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这年祖师三十二岁。早在丘祖没有来龙门山之前,丹阳祖师就在甘肃的平凉,华亭等西北地区传道度人,并时时常住龙门,并在龙门山创立了重阳会。丘祖居蟠溪六年,以苦炼性,习儒参道,日夜精进。

初来龙门式丘祖一人独居,所以要亲自到林中取柴,丘祖说:“不怨深山自采樵,山中自有好清标。”虽然采樵是件辛苦事,但穿梭于茫茫林海之中,可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也是趣事。

自1182年,毕知常来龙门洞之后,这里并无庙宇和丹房,只能居住在天然石洞中。居住环境条件之简陋是可想而知的。但丘祖所奉行的就是苦修,并不以苦为苦,却把这种苦视为修行的捷径,他说:“幽居石室仙乡近,不假环墙世事遥。”

当时的丘祖洞,要想进入此洞并没有木梯可以出入,因为洞外曾有巨石,状若人的手掌遮护洞口,人叫仙人掌。到清时,仙人掌石被人凿去,现在仅留下后人书写的“仙人掌”三字牌匾悬挂在道院的七真楼前。

子孙后代对这位伟大的宗师怀念至深,他们认为他的智慧、勇气和慈悲心肠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人类楷模。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在艰难困顿还是繁荣昌盛的时候,他都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与世隔绝,而又与世界紧密相连。他教导人们如何通过内省、冥想和祈祷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逆境。

然而,在太平岁月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当灾难接踵而至,那些曾经受益于他的智慧指导的人们开始寻求他再次出现。这一次,他带来了一个新的信息: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希望也不要失去信仰。他告诉人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且神圣,不应轻易地让它被毁灭或削弱。当人们听从他的声音,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即便那一天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因此,在记忆中的这个地方,我们回顾起那个时代的一个人物——一个坚定的精神领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温暖慈祥、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值得尊敬的话语以及他给予我们的启示。在这一刻,我们向这个伟大的先驱致以最崇高敬意,为你所做的一切,以及你的存在感激不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