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守护中国非遗文化的物品之魂

在上海市静安区,保留着一段浓厚的中国非遗文化——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这项技艺源自清代旗女之袍,在辛亥革命后,因满族旗袍被弃用而逐渐消失。直到20世纪20年代,它才开始复兴,并在上海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演变成所谓的“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不仅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还展现了女性体态曲线的开放与收紧。

龙凤旗袍是海派旗袍的精髓,它不仅保持了传统中的贵族气息,也为普通女性提供了一种时尚且舒适的穿着方式。这种技艺源于苏广成衣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末年的朱林清,这位技艺传人将传统中式服装制作技艺融入到了海派旗袭上,以高档次和时尚为特点闻名沪上。

其特色在于全手工、高质量个性化精工制作,以及继承了濒临失传的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盘、绣等传统工艺。选用的面料优质,图案通过手工镂雕绣制而成,而盘扣则寓意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服饰领域,这些绝活堪称独树一帜。

此外,在上海市黄浦区,还有一家名为培罗蒙奉帮裁缝店,他们以制作精美男服(如西装、中山装、大衣等)而闻名。这类男服改变了中国古典男服宽松多褶的形象,更符合都市生活需求,是一种结合实用性和审美感的手工艺术品。培罗蒙奉帮裁缝是上海近代服饰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至于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这家企业始建于1897年,其高超技术自创体系,一直流传至今。在百余年的时间里,振兴祥吸纳并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优秀的人文精神,为世界展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华风格的大襟立领、一字扣等独特技巧。此外,他们还特别注重使用高档织锦缎和丝绸作为面料,将这些元素融合进纯手工制出的各类产品,如标志性的长衫马褂以及各种场合套装设计。

2008年,他们曾经完成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青花瓷”、“粉色”两大系列设计作品,不仅展现出了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无与伦比的地位,也让世界了解到了这一宝贵非遗文化对全球华人认同力的深远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