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年时的亲戚称呼大全自然之声中绘影绘声

在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中,亲戚之间的称呼不仅体现了家族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地域差异和时代变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些古老而又温馨的称呼。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家庭早已搬出了村庄,没有以前那样的“一大家子”。突然间,有个远房亲戚出现,我们这些后辈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叫。

那些被80后90后的生疏了的亲属称呼,是时候重新捡起来啦!面对一大波远房亲戚,又不知道叫什么,这时候难道还要爸妈教你怎么叫人吗?没关系,我们大客家各城镇村等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俗,看看我们大客家人在口头上是怎么称呼亲戚的。

长辈篇:

父亲: 爸爸(啊爸)

母亲: 妈妈(啊妈)

岳父:丈人老(丈老)

岳母:丈yi娘

祖父:公公(啊公)

祖母:婆婆(啊婆)

外祖父:公公(姐公)

外祖母:婆婆(姐婆)

祖父的兄弟:伯(ba)公、叔公

祖父的嫂子、弟媳:伯婆、叔婆

祖父的姐夫、妹夫:姑丈公

祖父的姐妹:姑婆

外祖父/曾孙的一方上的兄弟或哥哥/阿姨/舅舅: 舅舅;其妻子称为: 舅咩 (mei)

曾孙的一方上的嫂嫂或小姑或小姨: 舅咩 (mei)

平辈篇:

兄弟/姊妹及配偶 : 阿哥 / 老太 / 嫂子 / 弟妹 及 配偶 ; 妹婿 : 細郎

堂兄弟与堂姉妹及他们的小孩儿 : 堂兄 / 堂姊 , 表兄表姊及他們的小孩兒 : 表兄 / 表姊

另外,如果平时大家关系好,经常走动玩在一起的话,一般不会用那么正式去稱谓对方,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稱。

小辈篇:

儿子/女儿及伴侣 : 拉里 / 姊仔 + 心舅 + 細郎

孙子的孩子们以及孙女及其伴侣 : 孙仔孫女 + 孝男孝女 +

表親中的孩子們,如外甥、小姪亦可稱為表么

通过这份列表,你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互相尊敬地称呼彼此。在过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回到自己的根源,用最贴心最温暖的声音回应这个节日,让这份情谊永远流传下去。

标签: